close

因為日本一位教育學家佐藤學創了個新的教育理念:學習共同體。我們學校這學期開始就推廣各班開始用這種模式來教學。這種教育理念是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,所以最明顯的變革就是,全班都座位都要用我們所謂的ㄇ字型坐法。因為我們音樂教室的座位是固定的,所以一直以來還是用原來的教法。

今天剛好因為音樂教室不方便使用,所以我在原班上課,上到的班級又剛好是目前全校最乖巧、最有學習共同體經驗的班級,所以我就嘗試看看這個創新的教法,我之前有先訓練過他們打節奏,還有分辨不同音符的長短,所以我讓他們分組創作節奏,然後四人小組一起拍打該節奏,由我來聽寫,再彼此對照答案是否相同。

老實說我相信大部分的學生應該是似懂非懂的在進行這個活動,但是因為這個班的秩序很好,所以即便在討論的時候需要敲打出聲音會比較大聲,但我覺得大家的表現是不錯的,尤其是對有些從小就有學樂器的同學而言,這是個很好的機會發揮他們的實力,但前提也是其他落後的同學願意一起學習。


這堂課讓我有很多反思....

1. 對一個班級而言,上課秩序實在是太重要了。吵鬧的班級中或許有些人還是能學習,但安靜的班級是可以全班一起進步神速的!(當然前提是大家在學習,而不是在玩手機傳紙條之類的)

2. 我這堂課一來因為沒相關實戰經驗,二來這個內容又比較難,所以我自己捫心自問教學內容很差,但是在一個安靜的班級中教課,學生還是會有所學習。Again,秩序實在太重要了。

3. 我常在想,到底教樂理要教到什麼地步? 有些音樂老師著重音樂欣賞,因為想培養他們聽音樂的習慣。有些老師覺得大家平常上主科已經很辛苦了,所以音樂課應該唱唱歌讓大家輕鬆點。或許大部分的音樂老師都不想教樂理,因為每個學生的程度實在差太多了,不過我一直認為,我們台灣的學生數學學一堆很難的東西,難道就實用嗎?生物練就了分辨各種生物的能力,但平時會用得上的又有多少人呢?在想這些問題時,請再看看台灣學生對於五線譜基本來說幾乎都沒什麼視譜能力,幾乎跟文盲一樣,就像英文連ABC都不懂,這叫我們國中老師要怎麼教起啊?如果有個國中英文老師教學生的時候發現有一半的學生看不懂ABC,那他應該從頭教起呢?還是就讓大家看看英文電影開心就好?

唉唉.... 在台灣整個教育體制中,我們這些科目根本就不被重視,好處是我們沒什麼壓力,但是台灣學生整體的素質不夠全面,而家長甚至大部分的老師還是覺得主科才重要.... 那我們也只能在這種環境中生存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iwen44 的頭像
    yiwen44

    我的365日記

    yiwen4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