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最近有則新聞鬧得沸沸揚揚,是關於藝術才能班的修法。不清楚的可以點選此網址:http://mag.udn.com/mag/campus/storypage.jsp?f_ART_ID=220967

任何事情都會有不同的意見,相信就連像我們這種過來人,也會對這項修法有不同的想法。就我個人而言,我覺得可以修,但是要想清楚修改的目的,以免把這個制度弄得四不像,失去了培養藝術天才的原意。

回想我過去念音樂班的日子,該怎麼說呢,若要像報導中把自己分成PR93跟PR97的話,我應該是前者吧。就是明明不是什麼音樂天才,卻被培養成為「偽音樂資優生」。老實說我到現在還不知道當初是如何考上曉明女中音樂班的,因為國小是智優生,所以我到現在還在懷疑我是被學科拉起來的。

進入音樂資優班後,就是許許多多的音樂能力訓練,我從一個音樂菜鳥變成音樂OK的學生...(我永遠記得我沒見過巴松管,所以問旁邊的人「那個樂器是什麼」,結果他有點嚇到的回答:「Bassoon啊」的樣子).... 視唱、聽寫、樂理、和聲也都在一點一滴的訓練中被培養出來一定的能力,我不敢說自己沒有音樂的天分,但是現在的我能夠拿到音樂碩士,後天的養成絕對佔了大多數。

也因為在學校裡,我在術科上的表現沒有學科來得好,所以國中畢業的時候我一心想轉普通班。哪知神卻有祂奇妙的安排,原本只是去玩票性質的音樂資優甄試,竟然就讓我考上了唯一志願「曉明女中」。那時我的作曲老師是音樂班主任,他有上台北參加資優甄試的會議,後來他告訴我:「妳知道嗎?妳的作曲分數是所有考生中最高的。」然後就大笑幾聲....基本上那幾聲大笑才是重點,因為光是我們班作曲比我強的少說就有三、四個,那場考試的評分結果也真令人傻眼,系主任知道結果也是眼鏡差點跌破吧....

因為我主修分數「太高」,所以把其他普通的科目的平均都拉起來了,而既然都已經考上學校,我怎會輕易放棄再去拼聯考呢?所以我也順勢進入高中音樂班。

接下來高中就比較沒啥可寫的,總之就是另外三年的音樂訓練,這次就沒有在資優甄試中有搶眼的表現,畢竟師大也只收一名作曲生,所以我很認命的準備大學聯考。也因為高中音樂班的學科的確不比術科重視,所以我也無法在學科上有好的表現(終於要進入重點了)。其實以我後來的表現來看,我考上第一志願照理說應該是PR97的學生,但是我認為自己因為讀了音樂資優班,讓我從一個或許只有PR93的人被訓練成PR97,而這樣的訓練對我本身是否是好事呢?其實我覺得用客觀的角度來看,答案是NO。

雖然說一個人是不是音樂天才不一定能從小就能被發現,但我相信從小被認為是音樂天才的不一定真的是音樂天才,或者說,他不一定只有音樂方面的天才(好繞口)。換言之,從小把這些學生當音樂資優生來訓練,勢必會窄化他們未來的道路,等到他們到了某一天想要轉換跑道,一切都太遲了。我國高中有些同學就毅然而然轉普通班,幾中有幾個術科也很強,我對他們的景仰不是滔滔江水能形容的。

關於修法,我沒有一個完美的方案可以提出,但是我文章一開頭那個連結的方案讓我覺得很吐血,就已經是PR93了,你還要把他們集中編班,斷絕他們的後路?集中編班只能讓他們考上好大學,但不能幫他們找到好工作呀!今天哪個大學的音樂系會雇用比較沒天分的音樂教授啊?哪個音樂會會邀請演奏普普,但是樂理、和聲、音樂史能考得很好的演奏家?

如果我是決策者的話,或許我會全面取消高中以下的音樂資優班(我單指音樂部分,因為我跟其他科不熟),大學音樂系入學考試只考主修,其他的你進來再修,反正你求職的時候會附上成績單,大學只要提升學生的音樂能力及素養,不用把你搞得連32分音符的聽寫都要寫出來、連續大小七度大跳視唱要奇準無比。反正我們的教育只要扯上升學,很多本意都會變質。

不過最後我還是要補充一下,雖然我對自己走上這條不歸路有點誤打誤撞,但是我並不會很消極、或很有怨言啦,我也是很努力的在過每一天呀,況且我是把自己定位成「不只有音樂天分的人」,所以即便我有時會想像自己沒走音樂的話現在會過的日子,但我也是有發揮到自己的「其中一種恩賜」呀。(大學某堂課中,有個教授給我們一個「音樂天分測驗」,前言就是在說很多音樂系的學生都是「被訓練出來的」,不是先天有音樂天分,結果那次的考試我拿全班最高分,也是整個超扯。)結論:我真心認為自己的音樂天分不是頂尖,但是感謝神在我學音樂的一路上賜給我很多恩典跟智慧,也用各種方式讓我對自己不失去信心。希望我能真的學以致用,能有好的服事目標及環境,而非一點一滴的把我的天分浪費掉。

PS.請別回文鼓勵我說我很有天分之類的,我寫這篇不是要暗示大家吹捧我啦....Thanks!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iwen44 的頭像
    yiwen44

    我的365日記

    yiwen4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