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禮拜是 spring quarter 的第一週,雖然說還沒開始很緊湊的日子,不過相較於很多同學,我們合唱指揮還是過著很忙碌的生活。
上禮拜我們 CCM 邀請到兩個單位的音樂家訪校。星期一全世界文藝復興時期音樂唱得最好的合唱團「Tallis Scholars」來辛辛那提演出,我們學校就邀請他們星期二來開大師班,四個博士班第二年的學生接受指導。文藝復興的曲子不是我在說,真不知道要怎麼才能指得好,去年 audition 也是因為有些學校指定曲都是文藝復興的曲子,所以自己都表現得不大好。Tallis Schoars 成員加指揮一共11個人,不過他們的聲音超棒,我星期一晚上去聽演出的時候,有好幾次他們的聲音融合到會讓我起雞皮疙瘩,還有,每首曲子結束的時候,完美的和聲在教堂裡餘音繞樑,讓我們都聽到遲遲無法拍手(怕破壞到「餘音」)。在美國當學生真好,一張三十幾元的票,我們用十元就買到了...(這是什麼結尾啊?)
Master Class 的四位學長表現得都不錯,其中又以 Johnny 的表現最傑出,其實他本來就是當中指得最好的了。Johnny 說他其實對浪漫時期以後的曲子比較有興趣,而文藝復興的曲子則沒有很擅長,不過他的不擅長還是很厲害,我覺得 Tallis Scholars 在他指揮的時候,唱得特別投入,他們應該也覺得 Johnny 指得有比較好吧。我們UC女生合唱團的指揮 Bobby 也表現得不錯,其實我之前看他指別的曲子,覺得 so-so 而已,原來他擅長文藝復興的曲子呀,果然是每個人有每個人擅長的音樂類型。走筆至此,我想了一下自己應該專攻哪方面呢?...想不出來,真是個難解的問題啊....
Tallis Scholars 走了之後,星期四來了一個現在美國頗紅的作曲家 Stephen Paulus。我來美國之後,見到了很多之前「只聞其名」的作曲家。以前總覺得這些作曲家是天上的星星,距離自己很遙遠,真正看到本人的時候,還滿興奮的,而且常常會有很驚訝的感覺。像這個 Stephen Paulus,看名字我總覺得是個白髮蒼蒼、身材高大的人,沒想到他有點駝背、不大高、戴著一副厚眼鏡,看起來五十歲左右而已,不過人非常的親切,也非常幽默,雖然他的腔調我不大聽得懂(標準的含滷蛋腔),而且在他的演講中睡了半堂課,不過我對他的印象還是非常得好(突然想到,那天他來我們辦公室看報紙的時候忘了跟他合照...悔不當初啊....)。另一位我一定要提到的作曲家,就是我去 Miami 的研討會中看到的 Eric Whitacre,天哪!他會不會太帥了?簡直就是電影明星嘛... 又高又帥、貝克漢都得靠邊站。講點專業的,他的音樂超好聽,和聲好美,我聽了很有感覺(真的不是因為帥所以喜歡他的音樂,我在還沒看到他的時候就很喜歡他的作品了,看到本人的時候更是驚為天人,而且...他是1970年生的....好年輕....可惜....已婚!....嗚嗚....)聽說他兩年前有來過 CCM 訪校了,哇嗚~沒有趕上啦~~
我把 Eric Whitacre 的 myspace 網頁連結放在下面,想一睹他風采的點進去看看吧,有照片、影片、還有他的作品可以聆賞唷~
http://www.myspace.com/ericwhitacre